最佳分辨率(真实分辨率)
液晶显示器属于"数字"显示方式,其显示原理是直接把显卡输出的模拟信号处理为带具体"地址"信息的显示信号,任何一个像素的色彩和亮度信息都是跟屏幕上的像素点直接对应的,正是由于这种显示原理,所以液晶显示器不能象CRT显示器那样支持多个显示模式,,液晶显示器只有在显示跟该液晶显示板的分辨率完全一样的画面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而在显示小于最佳分辨率的画面时,液晶显示则采用两种方式来显示,一种是居中显示,比如在显示800*600次分辨率时,显示器就只是以其中间那800*600个像素来显示画面,周围则为阴影,这种方式由于信号分辨率是一一对应,所以画面清晰,唯一遗憾就是画面太小.另外一种则是扩大方式,就是将该800*600的画面通过计算方式扩大为1024*768的分辨率来显示,由于此方式处理后的信号与像素并非一一对应,虽然画面大,但是比较模糊.目前市面上的13寸,14寸,15寸的液晶显示器的最佳分辨率都是1024×768,17寸的最佳分辨率则是1280×1024。
一旦信号源提供较低的分辨率时,面板电路需要将较当的画而放大成与面板的最大分辨率一样。假如电路不能有效地进行这项工作,显示在
液晶面板上的画面将严重失真。从技术的观点来看,肖CRT面临这样的问题时、只要调整电子束的偏转电压,就可接收新的分辨率。由于液晶显示器每一个像素都采用独立主动控制。影像放大电路需要对较小的分辨率做更复杂的计算。从理论上分析。如果放大倍数为整数(例如,用最佳分辨率为1600×1200的液晶显示器显示800×600的图案,放大倍数为2)的情况较为简单:只要用相邻的两个像素显示一个视觉点即可,放大后的画面质量不会有明显下降。但是、如果用最佳分辨率为1024×768的液显示器显示800x600的图案就没这么简单了,它的放大借数为1.28(不是整数)。所以并不是原画面的每一个像素都等量放大。液晶显示器中的电路必须去决定哪--个像素该放大一倍而哪一个不须放大。数学上的模糊误差将导致放大后的图像或文字质量下降,给人视觉上以边缘模糊或者残缺不全的感觉。
为了要得到更好的效果,放大电路通常使用一个小技巧减低这种误左,那就是。假如画面资料不能整数倍放大时,用减低某些像素放大后的亮度加以改善,但仍然不能达到十全十美,因此,建议大家在使用液晶显示器的时候一定将显卡的输出信号设定为最佳分辨率状态,15寸的液晶显示器的最佳分辨率为1024×768,17寸的最佳分辨率则是1280×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