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液晶显示器件上显示像素众多时(如点阵型液晶显示器件),为了节省庞大的硬件驱动电路,在液晶显示器件电极的制作与排列上作了加工,实施了矩阵型的结构,即把水平一组显示像素的背电极都连在一起引出,称之为行电极;把纵向一组显示像素的段电极都连起来一起引出,称之为列电极。在液晶显示器件上每一个显示像素都由其所在的列与行的位置唯一确定。在驱动方式上相应地采用了类同于CRT的光栅扫描方法。液晶显示的动态驱动法是循环地给行电极施加选择脉冲,同时所有显示数据的列电极给出相应的选择或非选择的驱动脉冲,从而实现某行所有显示像素的显示功能,这种行扫描是逐行顺序进行的,循环周期很短,使得液晶显示屏上呈现出稳定的显示,人们把液晶显示扫描驱动方式称之为动态驱动方式。
在一帧中每一行的选择时间是均等的。假设一帧的扫描行数为N,扫描时间为1,那么一行所占有的选择时间为一帧时间的1/N。在液晶显示的驱动方法中把这个值,即一帧行扫描数的倒数称为液晶显示驱动的占空比(duty),用d表示。在同等电压下,扫描行数的增多将使液晶显示的占空比下降,从而导致了变电场电压有效值的下降,降低显示质量。因此随着显示屏的增大,显示行的增多,为了保证显示的质量,就需适度地提高驱动电压或采用双屏电极排布结构以提高电场的电压有效值或提高占空比。
在动态驱动方式下,液晶显示器件某一位置上的显示像素的显示机理是由行选择电压与列显示数据电压合成实现的即要使一位置如(I,J)点显示,就需要在第I列和第J行上同时施加选择电压,以使该点变电场达到最大。但是此时除(I,J)点外第I列和第J 行上的其余各点也都承受了一定的电压,把这些点称为半选择点,若半选择点上的有效电压大于阀值电压时在屏上出现不应有的显示,使对比度下降,这种现象叫“交叉效应”。
在动态驱动法中解决“交叉效应”的方法是平均电压法,即把半选择点和非选择的电压平均化,适度提高非选择点电压来抵消半选择点上的一部分电压,使得半选择点上电压下降,提高显示的对比度。由于电压平均出现一个量叫偏压比(bias),用b表示。